高温预警:老人夏季防中暑有妙招
炎炎夏日,对体弱多病,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难关”。由于老年人自身调节体温的功能较差,高温天气下容易中暑。为此,有关专家提醒,高温天气下,老年人应注意防暑降温,确保身体健康。

一、老年人夏季为何容易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体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的指标,体温若再略为升高,常可致死。老年体弱者,若发生中暑,死亡率高。
老年人容易中暑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 产热过多:人体在体力活动过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环境温度过高、散热功能障碍等情况下,均会出现产热过多。若产热过多,使体温升高,人体亦可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等调节措施,使散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正常。若人体出现散热障碍(如汗腺损伤、环境湿度过高、重度脱水),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人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等,均可导致中暑。
2. 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穿紧身、不透气的衣裤等,均会影响汗液蒸发和散热。
3. 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系统性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使散热不畅;并且老年人多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退而易发生中暑。

二、老年人中暑有哪些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 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 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 重症中暑症状: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三、老年人中暑急救“四字诀”
炎炎夏日,老年人极易发生中暑,轻者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重者表现为高热、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甚至死亡。因此,一旦发现老年人有中暑症状时,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坚持“四字诀”:移、敷、擦、服。
1. 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 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3. 擦: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 服: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四、老年人夏季防暑降温有高招

老年人夏季防暑降温,除了注意及时补水、减少外出、饮食调理和保持充足睡眠等,还要掌握以下一些小技巧。
1. 摇扇纳凉:扇子获得的风柔和宜人,不会伤身。摇扇还是一种运动,可锻炼肢体(若有上肢酸痛乏力或关节炎、肩周炎,摇扇可促使症状消退)。老年人夏季摇扇纳凉,犹如进行一次“臂部体操”。
2. 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3. 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古人云:“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4. 喝热茶: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这是简便易行的绝妙良方。
另外,加强夏季防护,还可避免或减少热中风等疾病的发生。
五、老年人夏季饮食调养
夏令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降低,因此要加强饮食调养。老年人的夏季饮食调养应以爽口、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
1. 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喝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2. 蔬果:宜新鲜爽口。夏季西红柿、黄瓜、冬瓜、苦瓜、丝瓜、茄子、芹菜、生菜、芦笋、洋葱、西瓜、甜瓜、枇杷等都是适宜老年人食用的蔬果。
3. 肉食:宜少吃。老年人以食用猪肉、牛肉、鸡肉、鸽肉、鹌鹑肉为宜。食肉以炖食为佳,不宜用煎炸的方法烹饪。
4. 冷饮:宜少喝。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多食冷饮,会引起胃肠道疾病,还可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特别是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吃冷饮更要慎重。
5. 喝水:宜慢饮。老年人对口渴反应不灵敏,常常等到口渴时已属严重缺水状态。如这时急忙大口猛喝,反而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体内水分骤增,还会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因此,老人喝水以少量多次慢饮为好。
老年人夏季防暑降温要采取综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安全度夏。
责任编辑: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