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庆:“干预”一词在中医学中的使用探讨
何永庆先生简介
何永庆台湾自然医学文摘杂志社社长,美国自然医学研究院执行长、中华人类自救协会理事长,蕴本简法生活讲师,他曾经是大肠肿瘤患者,为了抵抗疾病,他坚持不通过手术、化疗以及放疗的方式,通过正确的养生方式,成功抵抗疾病,如今他是一名富有活力的讲师,他一直都在台湾以及全国各地甚至全球许多地区讲解养生之道的基础知识,给大众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
编者注:(《中国医学干预精要——五元平衡疗法》是一种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健康理念的综合性疗法,强调通过调节人体五大核心元素(或系统)来恢复整体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干預——做對了事,別用錯了詞
有幸拜讀閣下分享的「中國醫學干預精要--五元平衡療法」有所獲益。不 過,區區以為:中醫應以時俱進,可創新,但是千萬別做對了事,用錯了詞。 曾幾何時,大健康產業界廣泛使用「干預」二字。推敲推敲,干預者,強行介 入之意,與干涉、干擾等是同義詞。如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是不容許任何外國 干預自己國家內政。而人體是一個高度複雜,高度有序、高度自主的有機活 體,同樣有如一個主權獨立的細胞共和國;具備「自我生成、自我複製、是我 更新、自我調節、自我療癒、自我適應」的本質特徵。是故,中國醫學自古是 以「辨證論治」防治疾病,堅守「扶正與祛邪」兩大治則;扶正者,助生命 (以上六個自我)一臂之力;袪邪者,排除干擾生命正常自主運作的內外致病 因子,數千年來不增用過「干預」二字。因此,中醫的內涵,不是干預。而是 扶正,是扶持、是輔助,是幫助等等。那麼,是什么醫學流派是干預呢?有的,那就是對抗療法(allopathy),其採取的手段、用藥基本上全部都是干預, 如退焼藥、降血壓藥、降血糖藥、鎮痛劑、激素、安眠藥等等,都是干預身體 的內在環境而達到症狀控制的目的,必然產生醫源病、藥源病,後患無窮 (略)。
而今,閣下開宗明義的題目居然是「中國醫學干預精要--」。讓人困惑不 解......
謹此,在下建議不要做對了事,而用錯了詞。以上建言若有不恭或冒犯
之處,尚請海涵!
编后语:
何社长的观点非常有价值,特别是关于中医术语的准确性和哲学内涵的讨论。何博士提到“干预”一词可能带有“强行介入”的意味,与中医“扶正祛邪”“调和平衡”的理念不完全契合,这一点确实值得深思。
何社长提出的“做对了事,别用错了词”极具启发性。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既需开放包容,也需坚守根本。术语的选择不仅是文字问题,更是学术立场与文化身份的体现。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像您这样深入本质的讨论,推动中医话语体系的清晰化与国际化。
责任编辑:秋实(原创文章,转载请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