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百问:蜂胶有哪些化学成分和理化指标?(7)
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德国,1911年,从蜂胶中鉴定出肉桂醇和桂皮酸。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尚无适用于蜂胶成分鉴定与分离技术,蜂胶化学成分研究处于停滞状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与质谱新技术出现,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才再次活跃并迅速发展起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对于蜂胶的了解大都是从文献资料中得来的,实际的研究试验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1983年,本书编著者之一徐景耀研究员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尚天民先生,经对蜂胶植物。
蜂胶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芳香酸与芳香酸酯、醛与酮类化合物、脂肪酸与脂肪酸酯、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醇和酚类及其它化合物。其中:
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有:白杨素、杨芽黄素、刺槐素、芹菜素、木樨草素、柳穿鱼素、蜜橘黄素、福橘黄素等;
属于黄酮醇类的有:良姜素、高良姜素、鼠李素、鼠李秦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素、山奈素、山奈甲黄素、岳桦素、桑木黄素、槲皮素及芦丁等衍生物;
属于双氢黄酮类的有:乔松素、球松素、樱花素、异樱花素、柚皮素等;属于双氢黄酮醇的有:短叶松素及其衍生物。
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茴香酸、柠檬酸、酮戊二酸、桂皮酸、3,4-二甲氧基桂皮酸、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芥子酸、对香豆酸等。
苯甲醇、3,5-二甲氧苯甲醇、2,5-二甲氧苯甲醇、桂皮醇、桉叶醇、α-桦木烯醇、乙酰氧-α-桦木烯醇、甜没药萜醇、α-萜品醇、萜品-4-醇、愈创木醇、α-布藜醇等。
丁香酚、香草醛、异香草醛、苯甲醛、β-环柠檬醛、4,5-二甲-4-苯基Δ2环已烯酮、苯乙烯醚、对甲氧苯乙烯醚、对香豆酸酯、咖啡酸酯、咖啡酸苯乙酯、二乙酰咖啡酸酯、3-甲咖啡酸苯乙酯、环已醇苯甲酸酯、环已二醇苯甲酸酯、松柏醇苯甲酸酯、对香豆醇香草酸酯、苯甲醇阿魏酸酯等。
β-蒎烯、α-蒎烯、Δ3蒈烯、α-珂巴烯、异长叶烯、石竹烯、β-愈创木烯、α-雪松烯、律草烯、γ-依兰油烯、杜松烯、鲨烯等。
包括脂肪酸、甾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酶、多糖和维生素等。
蜂胶中含有微量氨基酸,包括天门冬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等。
蜂胶中鉴定出7种糖:D-古洛糖、D-呋喃核糖、D-山梨糖醇、塔罗糖、D-果糖、D-葡萄糖和蔗糖。
蜂胶中微量的维生素:肌醇、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烟酰胺、泛酸,以及极微量的维生素H、叶酸等。
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钾、钠、镁、硫、硅12种常量元素;还有铁、锰、钴、铜、钼、锌、氟、铝、锡、砷、硒、钛、铬、镍、钡、锑、锆、银、锶、金、铯、镧22种微量元素。
世界各国蜂胶研究者科学家对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蜂胶研究者运用不同技术,已从蜂胶中分离鉴定出一千多种化合物,共含有包括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钙、铁、锌、硒、铬等常量、微量元素,以及甾类化合物,二十多种氨基酸,数十种芳香化合物,204种类黄酮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231种萜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194种、还含有木质体、多种酶和多糖、维生素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成分。蜂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萜烯类物质是其最大的特点。
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蜂胶类产品生产者在使用不同树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蜂胶时,应予以注意。
作为一般性质量控制,蜂胶国家标准(GB/T 24283-2018)的理化要求,主要规定了蜂胶提取率、总黄酮含量和氧化时间:
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理化要求
项 目 |
蜂 胶 |
蜂胶乙醇提取物 |
||
|
一级品 |
二级品 |
一级品 |
二级品 |
乙醇提取物含量/(g/100g)≥ |
60.0 |
30.0 |
98.0 |
95.0 |
总黄酮/(g/100g) ≥ |
15.0 |
6.0 |
20.0 |
17.0 |
氧化时间/s ≤ |
22 |
蜂胶保健食品的标志性成分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须按照产品批准(注册)证书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执行。
责任编辑: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