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时报

广告
健康大揭秘:老年人摆脱慢性病的“四点”魔法

作者:朱萍 编辑:秋实 出版:老年健康时报 时间:2025年04月28日

老年健康时报据朱萍04月28日报道:
健康大揭秘:老年人摆脱慢性病的“四点”魔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慢性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许多慢性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老年人谨记以下“四点”,有助于远离慢性病,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合理饮食:构筑健康防线
合理饮食是预防慢性病的基础。老年人的饮食应遵循均衡、多样、适量的原则。

首先,主食要粗细搭配。精细米面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粗粮如玉米、燕麦、红薯等富含这些营养成分。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燕麦中的β-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健康。建议老年人将粗粮占主食的比例控制在三分之一左右。

蛋白质的摄入要保证质量。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和奶制品等。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能够降低血脂、减少炎症反应。豆类不仅蛋白质丰富,还含有异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某些癌症。老年人每天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一般每公斤体重摄入1 - 1.2克为宜。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深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营养更为丰富,老年人每天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一般不少于500克,水果200 - 350克。

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也非常重要。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如橄榄油、鱼油等。过多的糖分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老年人应尽量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同时,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过量的盐摄入会导致高血压。

此外,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老年人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规律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胃肠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

适度运动:激发身体活力
适度运动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预防多种慢性病。

步行是一种简单易行且适合大多数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以上,速度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以微微出汗、呼吸稍快但仍能正常交谈为宜。步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锻炼腿部肌肉,预防骨质疏松。

太极拳也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它动作缓慢、柔和,注重身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练习太极拳能够调节呼吸,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还能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同时,太极拳的修身养性作用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调节情绪。

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力量训练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使用哑铃、弹力带等简单器械进行训练,如手臂屈伸、腿部深蹲等动作。力量训练能够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预防肌肉减少症。肌肉量的增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稳定性和活动能力,减少因身体虚弱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对关节的压力较小。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使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更加轻松。游泳能够锻炼到全身的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然而,游泳需要一定的场地和条件,并且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一定要求,在选择时需要谨慎考虑。

在进行运动时,老年人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热身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拉伸则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运动后的疲劳。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 规律作息:恢复身体机能
规律作息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如此。

老年人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需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可以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泡个热水澡、喝一杯温牛奶、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等,帮助身体放松,进入睡眠状态。

中午适当午睡也是有益的。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午睡可以缓解上午的疲劳,提高下午的精神状态,对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

除了睡眠,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作息也应规律。定时进餐、定时排便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可以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更好地协调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

 心态平和:维护身心健康
心态平和对于老年人预防慢性病同样起着关键作用。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增加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老年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要过分焦虑和担忧。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摄影、下棋等,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社交活动也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参加社区活动、老年俱乐部等,扩大社交圈子,结交新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让老年人感受到关爱和尊重,提高生活满意度,促进心理健康。

学会释放压力也是保持心态平和的重要方法。当感到压力较大时,可以通过散步、听音乐、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同时,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不良情绪,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平衡。

综合防护,远离慢性病
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和心态平和这四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老年人预防慢性病的健康防线。

合理的饮食为身体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为适度运动提供了能量支持;适度运动又促进了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了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规律作息保证了身体机能的正常恢复,使身体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活动和运动带来的压力;而心态平和则为身体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减少了因不良情绪引发的身体机能紊乱。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将这四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和社会也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家庭成员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鼓励他们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和作息,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社区可以组织各种健康讲座和活动,提供健身设施和场地,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健康生活环境。

慢性病的预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年人持之以恒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谨记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和心态平和这四点,老年人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责任编辑:秋实

广告
  • 上一篇:养生观点:战胜老年人睡不着、早醒的方法探寻
  • 下一篇:医生观点:胆囊结石微创手术后的保养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