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容

老年人“懒”得动、总打哈欠?小心!可能是大脑发出的健康红灯

2025-09-09 08:29:15

作者:陈海华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常被家人调侃“越老越懒”——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说浑身乏力,坐着看电视也频频打哈欠,甚至白天也忍不住想睡觉。很多人觉得这是年龄增长后的正常现象,却不知这些看似“懒”的表现,可能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暗藏健康风险。

1. 别把“乏力”当衰老:可能是大脑供血不足的预警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部供血量减少。当大脑长期处于轻度缺血缺氧状态时,首先会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老年人“懒”得动、总打哈欠?小心!可能是大脑发出的健康红灯
这种乏力和普通疲劳不同,它不会因休息而改善,还可能伴随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很多人误以为是“老了不中用”,却不知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脑梗塞,严重威胁健康。建议出现持续乏力时,及时监测血压、血脂,排查脑血管问题。

2. 频繁打哈欠:不只是“困”,可能是大脑缺氧的信号

打哈欠是身体补充氧气的本能反应,但老年人若频繁打哈欠,尤其是在清醒状态下也哈欠连天,就不能简单归为“没睡好”。当大脑缺氧时,会通过频繁打哈欠来增加肺部通气量,试图缓解缺氧状态。
老年人“懒”得动、总打哈欠?小心!可能是大脑发出的健康红灯
这种情况常见于脑血管狭窄、脑供血不足的人群,也可能是脑梗塞发作前的“前兆”。临床数据显示,部分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1-2周,会出现频繁打哈欠、嗜睡等症状。如果家中老人突然出现这种变化,千万别忽视,及时就医检查才是关键。

3. 白天嗜睡、反应变慢:警惕认知功能下降

除了乏力、打哈欠,若老年人还伴随白天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的信号,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
老年人“懒”得动、总打哈欠?小心!可能是大脑发出的健康红灯
大脑长期缺血缺氧,会导致神经细胞受损,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上述症状。很多家属误以为是“老人性格变懒”,直到症状加重才重视,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日常可以通过简单的互动观察,比如让老人做些简单的计算、回忆近期事件,若发现明显异常,需尽早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这些“区分小技巧”帮你判断:是“懒”还是“病”?

看持续时间:如果只是偶尔乏力、打哈欠,休息后能缓解,可能是正常疲劳;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且休息后无改善,需警惕疾病。

看伴随症状:若同时出现头晕、头痛、手脚麻木、记忆力明显下降等,大概率是健康问题,而非“懒”。

看生活习惯:如果老人睡眠充足、饮食正常,却仍频繁出现上述症状,更要重视,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心血管等问题。

老年人的身体信号往往“藏得深”,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懒”,可能是大脑发出的健康警报。作为家人,要多关注老人的身体变化,别用“懒”来简单定义他们的不适。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老人就医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秋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