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容

老年人健康管理:别搞“一刀切”,分阶段养护才是真智慧

2025-08-31 08:44:20

作者:记者 乔伊思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老了,身体就像旧机器,只能凑合用?”这是很多老年人对健康的无奈认知。事实上,老年并非“单一阶段”,从60岁到百岁,身体机能、健康需求天差地别。盲目跟风养生、照搬他人方案,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老年人健康管理,关键在“分阶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量体裁衣”,才能守住健康底色。


第一阶段:60-70岁“活力期”——守住“功能储备”,拒绝“过早养老

这一阶段,多数老人身体机能尚在“及格线”以上,但肌肉流失、关节退化已悄然开始,最忌“躺平”和“过度保护”。健康管理的核心是“保持活力,延缓衰退”。
老年人健康管理:别搞“一刀切”,分阶段养护才是真智慧
身体管理:“动”是核心,“护”是关键
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优先选择“抗阻+柔韧”组合——比如用弹力带练手臂、靠墙静蹲练下肢,搭配太极拳、八段锦活动关节,既能预防肌肉流失(每年少丢1%肌肉量),又能减少关节磨损。同时避免“硬扛”,爬楼、提重物时借助扶手或工具,保护膝关节和腰椎。

慢病管理:“早筛”优于“治疗”
此阶段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高发期”,建议每半年测一次血压、血糖,每年做一次眼底、颈动脉超声检查。若已患病,重点在“控指标”而非“求根治”,比如将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血糖餐后不超10mmol/L,通过饮食(少盐少糖)和运动辅助,减少药物依赖。

心态管理:“有事做”比“享清福”更重要
退休后别让生活“空下来”,加入兴趣社团、带孙辈、做社区志愿,既能保持社交,又能让大脑“动起来”,预防认知退化。记住:60岁不是“养老起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第二阶段:71-85岁“调适期”——应对“功能减退”,学会“主动适应”
老年人健康管理:别搞“一刀切”,分阶段养护才是真智慧
进入这一阶段,身体会出现明显“退行性变化”:视力模糊、听力下降、反应变慢,跌倒风险增加,慢病也可能出现并发症。管理重点从“延缓”转向“适应”,在安全范围内维持生活质量。

安全优先:把“风险”挡在门外
家里加装扶手(卫生间、走廊)、铺防滑垫,穿带防滑纹的软底鞋;避免独自爬高、用煤气灶;随身携带写有家庭电话和基础病史的卡片,以防突发状况。同时定期做“跌倒风险评估”,通过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足跟走)增强身体稳定性。

慢病管理:“防并发症”是核心
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卒中,每天监测血压变化;糖尿病患者重点防足病,每天检查脚是否有伤口、麻木;冠心病患者随身携带急救药(如硝酸甘油),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所有用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营养管理:“好消化”比“大补”更实用
牙齿松动、消化功能减弱,饮食要“软、烂、匀”——将蔬菜切碎、肉类炖烂,用杂粮粥替代干硬米饭;每天保证1个鸡蛋、300ml牛奶(或酸奶),补充优质蛋白;若食欲差,可少食多餐,避免空腹导致低血糖。

第三阶段:85岁以上“照护期”——聚焦“舒适尊严”,做好“人文关怀”

85岁以上被称为“高龄老人”,部分老人可能出现失能、失智,或伴有多种慢病,健康管理的核心从“治疗”转向“照护”,既要守护身体舒适,更要维护生命尊严。

基础照护:守住“三大底线”
一是“防感染”,定期翻身(卧床老人每2小时一次)、清洁皮肤,避免褥疮和肺炎;二是“保营养”,若吞咽困难,用破壁机将食物打成糊状,必要时通过鼻饲补充营养;三是“护认知”,对失智老人多进行“记忆唤醒”,比如聊往事、看老照片,减少混乱和焦虑。

医疗干预:“适度”而非“过度”
面对多种疾病,要权衡治疗利弊,避免“为了治病而治病”。比如晚期癌症老人,若治疗带来的痛苦大于收益,可选择姑息治疗,通过止痛、营养支持提升舒适度;用药遵循“精简原则”,优先保留治疗核心疾病的药物,减少副作用。
老年人健康管理:别搞“一刀切”,分阶段养护才是真智慧
心理照护:“陪伴”比“物质”更重要
高龄老人最怕“孤独”,哪怕是失智老人,也能感知家人的陪伴。每天花30分钟和老人说话、握握他们的手,或播放他们喜欢的老歌;若老人能活动,推轮椅带他们晒太阳、看街景,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被关爱”。

分阶段管理的核心:“不攀比,随龄变”

老年人健康没有“统一标准”,60岁能跑步不代表70岁也能坚持,80岁能自理已是“福气”。分阶段管理的本质,是尊重身体的“自然规律”——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用合适的方法。

对子女而言,要根据父母的年龄段调整照护重点:对“活力期”父母,鼓励他们“动起来”;对“调适期”父母,帮他们“防风险”;对“照护期”父母,用心“暖起来”。对老人自己,要学会“与年龄和解”,接受身体的变化,在能力范围内“好好生活”。

健康管理不是“对抗衰老”,而是“与衰老共舞”。分阶段、有侧重地养护,才能让每个年龄段的老人,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健康底气”。

责任编辑:秋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