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透视 >> 内容

银发观《靠近我看见你》:这暖片子,戳中了我们老人的心窝

2025-10-27 12:21:37

作者:柏舟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上周社区活动室组织看电影,我跟老伴儿早早搬了小马扎去占座。年纪大了,看不了那些打打杀杀的热闹片,眼睛累,心里也不踏实,就盼着能着见点真东西,像街坊邻居拉家常似的,能让人心里暖一暖。没想到《靠近我看见你》这片子,真就像一碗熬得稠稠的小米粥,从开场到散场,我手里的纸巾就没放下过——不是难过,是心里头又热又酸,那股子实在的暖,顺着眼睛往心里流,熨帖得很。

银发观《靠近我看见你》:这暖片子,戳中了我们老人的心窝
银幕一亮,青海的雪山先跳了出来,蓝盈盈的天,白皑皑的山,看着就冷得慌。可镜头一转,穿白大褂的医生背着箱子往山里走,雪粒子打在他们的白大褂上,我心里就跟着紧了。后来听原型陈医生说,他当年带着半个行李箱的器械“打飞的”去青海,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一边吸氧一边做手术,我一下子就想起前几年自己做白内障手术的事儿。那时候社区医院的王大夫,怕我紧张,握着我的手慢慢说“大妈别慌,就几分钟”,手术完了还特意嘱咐护士扶我到休息室,给我倒了杯热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就是这份耐心,我记到现在。片子里藏族阿妈马秀芬拆纱布的时候,时隔十年看清儿子,没说“谢谢”,就一句“你也老了呗”,这话跟我家老婆子看见儿子鬓角有白头发时说的话一模一样——我们老年人的心都这样,不图什么华丽的辞藻,就盼着身边人好好的,能清清楚楚看见彼此的模样,就够了。

后来主创团队出来分享,说里头好多事都是真的,我心里更觉得亲近了。总导演江平说拍徐辉烈士跳冰河救人的戏,在龙羊峡拍了三天,演员们冻得说不出话还在坚持;演员牛犇为了演好年轻医生,在医院蹲点三个月,被急诊室的忙碌磨去了“表演痕迹”。我们这代人,活了一辈子,最信的就是“真”字。那些医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英雄,他们也会想家,也会犯难——陈医生说当年他父亲疑似癌症,父母却跟他说“你去吧,家里有我”,这话我也跟我儿子说过。三十年前他去外地支援建设,我也是这么劝他的,夜里头偷偷抹眼泪,白天还得笑着送他走。做父母的,都懂“舍小家顾大家”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是心里头的牵挂和硬撑着的支持,片子把这份纠结和心疼拍出来了,没拔高,没夸张,就跟发生在自己家里一样。

银发观《靠近我看见你》:这暖片子,戳中了我们老人的心窝

还有片子里卓玛调侃医生“头顶比雪山还亮”的台词,我跟老伴儿都笑了,笑着笑着又有点鼻酸。这话说得多实在啊,就像我们楼下的老张头,天天帮邻居拿报纸、修水管,有人跟他开玩笑“老张你这头发越来越少了”,他总说“头发少不耽误干活”。那些援青的医生,还有老张头这样的普通人,都是凡人,可他们做的事,比什么都亮堂。我想起去年冬天,我们单元楼的水管冻裂了,是楼上的小伙子顶着寒风找物业,还帮独居的李奶奶提了一桶水上来。这些事都不大,可凑在一起,就把日子焐得暖暖的,片子里的人也是这样,用一点点的好,照亮了别人的路。
银发观《靠近我看见你》:这暖片子,戳中了我们老人的心窝
散场的时候,晚风有点凉,可我心里头热乎乎的。我跟老伴儿慢慢往家走,他说“这片子好,不糊弄人”,我点点头,想起刚才有个老姐妹说“要是多拍点这样的片子就好了”。现在好多电影净是些年轻人的热闹,谈恋爱、打怪,我们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可《靠近我看见你》不一样,它讲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我们能看进去,能想起自己的日子,想起身边那些好人。就像陈医生说的,“光明从来不是独自闪耀,而是彼此照亮”,我们老年人这一辈子,不就是在这样的彼此照亮里过来的吗?年轻时帮衬邻居,老了被社区照顾,孩子们在外头做事,我们在家守着,都是互相暖着的。

回到家,我把片子里的故事讲给孙女听,她听得眼睛亮晶晶的,说“奶奶,我以后也要当帮别人的人”。我摸了摸她的头,心里头更暖了。这片子哪是只给我们老年人看的啊,它是给所有人看的,告诉大家踏踏实实做事,真心对人,就是最了不起的事。后来社区说还会再组织看一次,我跟老伴儿已经报了名——这样的暖,多感受几次,心里踏实,也能多跟老朋友们聊聊,说说那些藏在日子里的小感动。

现在我有时候坐在阳台晒太阳,还会想起片子里的雪山和白大褂。那些人,那些事,就像春天的太阳,不烈,却能一点点暖到骨子里。我们老年人不怕老,就怕日子过得没滋味,可这样的片子,就像给日子加了一勺糖,甜滋滋的,也让我们知道,不管多大年纪,不管在什么地方,总有一些人在偷偷爱着这个世界,这份爱,能暖一辈子。

特约撰稿人:柏   舟
编            辑:康   年
责 任 编  辑:秋    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