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透视 >> 内容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2025-07-10 09:12:01

作者:记者 康年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这几年,直播电商确实太火了,火到让人眼红。无数人怀揣着发财梦一头扎进去,以为能轻松捞金,可现实却很残酷。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实则暗潮涌动,危机四伏。许多人在直播电商里折戟沉沙,赔得血本无归,曾经的财富幻想化为泡影,只留下一地鸡毛。那么,直播电商的风险究竟在哪里?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呢?今天,就让我们深入这个行业,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夜暴富的神话,吸引无数人入局

这几年,自媒体的大肆渲染,让直播电商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一个个造富神话在网络上流传,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从一无所有的草根,到日进斗金的富豪,似乎只需要一场直播的距离。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先有罗永浩和交个朋友通过直播带货实现“真还赚”,后有俞敏洪和东方甄选强势逆袭,股价翻倍。还有小杨哥、辛巴、董宇辉等等超级主播完成草根逆袭,从底层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为日入斗金的成功企业家,全社会追捧的商业领袖。这些案例就像一剂兴奋剂,让所有人都坚信,只要进入直播电商,就能改变命运。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人都坐不住了。实体老板们看着自己日渐冷清的店铺,满心焦虑,纷纷把希望寄托在直播电商上。他们想着,既然别人能成功,自己为什么不行?于是,毫不犹豫地投入大量资金,组建团队,搭建直播间,梦想着在这个新领域里闯出一片天地。

一些原本和电商毫无关联的人,也被财富的诱惑吸引。金融公司老板、房产中介、甚至普通上班族,都纷纷转行,加入直播电商的大军。他们以为,只要有热情、有资金,就能在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直播电商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看似遍地黄金的行业,实则处处是坑。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只是少数幸运儿的故事,更多的人,在这个行业里苦苦挣扎,最终黯然离场。

残酷的现实:十有八九血本无归

2022年底,我接触到了华哥,他之前是做金融公司的,属于不太正规的那种,大概是做现金贷的。靠着这个偏门生意,华哥捞了不少钱,可后来出了事,资产损失了大半。2021年底,金融公司关了门,华哥拿着剩下的七百万现金,一头扎进了直播电商领域,满心想着大赚一笔。

华哥的电商公司在杭州下沙,做二手奢侈品直播,主要在抖音上销售,他还说有线下门店,不过我没亲眼见到。可没想到,他的直播电商之路才刚刚开始,就遭遇了滑铁卢。公司开张还不到十个月,账上的现金就快见底了,连下个月的薪水都快发不出来。

压死华哥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直播账号被封,抖音官方冻结了一百多万的账款。关于被冻结的原因,华哥一直遮遮掩掩,后来我们通过关系去问抖音官方二奢类目的小二,才知道是因为涉嫌卖假货。其实严格来说,华哥不是真的卖假货,而是卖了一些轻奢新品,这些新品在抖音上是独家授权的,没有授权就卖,就会被定义为假货,一旦被发现,货款就会被冻结。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这是行业内的基本规则,华哥却因为不了解,触碰了红线,自食恶果。可能是他以前放高利贷时用惯了套路,以为在抖音上也能行得通,结果踢到了铁板。

华哥不仅被平台惩罚,还被供应链和员工狠狠坑了一把。给他做托盘的资金方,配了800万组货盘,可货品采购价明显高于行业平均价格,还额外收取高昂的资金费用。员工也不靠谱,一个从飞鱼出来的打杂人员,到了他这里就成了“大神”,一个月要两万五的底薪。他组建了四个直播团队,雇了几十号人,一个月工资就花出去大几十万,可实际销量却惨不忍睹。

我看了他的财务报表,简直是一团糟,费用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给他核算账目后发现,他号称有10%的销售净利润,实际上卖一单亏一单,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这就是直播电商行业的残酷现实,看似门槛低,人人都能做,可实际上,水很深,风险极高。外行人进来,稍有不慎,就会被坑得底儿掉。供应链可能会以次充好、虚报价格,主播可能会要高额坑位费或工资,平台则可能因为一点小违规就罚款、冻结保证金。要是再头脑一热去参加培训班,那更是少不了交智商税。

乱象丛生:虚假宣传、刷单成风

随着直播电商市场的急速拓展,消费者不愉快的购物体验也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当前直播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大量网红和小型商家缺乏运营、品控、售后的相关经验,甚至抱着“赚一笔就走”的想法。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记者暗访发现,不少直播间存在虚假宣传、“评价”造假等问题。主播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大肆吹嘘产品功效、虚构商品销量,欺诈消费者。“观看量破亿”“秒光10万单”等光鲜的数据背后,藏着刷单、机器人互动等黑产操作。甚至有些MCN机构还会联合商家刷单,骗取平台流量扶持。

一些平台还在使用AI数字人进行“忽悠”,消费者大多不知情。多家带货直播间主播“撞脸”,竟是用了同款AI数字人,只是带货内容不同。看似现场直播,实为AI设计好的录播,直播间中却没有任何关于“AI数字人”的提示。特别是在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品带货直播间,AI数字人出现几率更高,“主播”用同样的话术,不断催促观众下单。

在一个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品直播间,AI数字人主播口若悬河地介绍着产品,称这款保健品能“治愈各种老年疾病,让身体重回年轻状态”。一些老年人信以为真,纷纷下单购买。可收到产品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宣传的效果,想要退货退款,却遭遇重重困难。

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直播电商行业的信任度。消费者在一次次被欺骗后,对直播电商失去了信心,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监管出手:直播电商迎来大整改

面对直播电商行业的种种乱象,监管部门终于出手了。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直播电商领域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向社会公开征集监管意见。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对于直播间运营者及主播,《办法》要求建立选品、纠错等制度,确保商品介绍真实准确,禁止欺骗误导消费者。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平台须根据情节采取警示、限流、停播、封号等处置措施,严重者纳入黑名单,并禁止“复活”。此外,数字人主播等AI生成内容也被纳入监管视野,避免人工智能成了生成或传播虚假信息的“挡箭牌”。

这一监管办法的出台,无疑给直播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那些靠“套路”生存的玩家,终于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了。而对于真正优质的主播和商家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将有机会在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竞争。
直播电商大败局:太多的骗子正在毁了这个朝阳行业
随着监管趋严,直播电商行业必将迎来一场大洗牌。那些诚信经营、注重品质和服务的商家将脱颖而出,而那些靠欺骗消费者、弄虚作假的商家,终将被市场淘汰。

未来之路:回归商业本质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本身并没有错。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然而,当这个行业被太多的骗子和乱象充斥时,它就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在未来,直播电商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回归商业本质。商家要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商品;主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诚信带货,不做虚假宣传;平台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规则和制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在购买商品时,要理性消费,选择正规的平台和商家。

直播电商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只有当各方共同努力,摒弃乱象,回归商业本质,这个行业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它将只是一个短暂的泡沫,最终破裂,留下无尽的遗憾。
责任编辑:夏语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