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傅青主巧用石头做药引调少妇心伤病

《清医堂.跟我学中医》之7:名医傅青主巧用石头做药引调少妇心伤病
陈四清
(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 主任医师、中医博士)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山西阳曲人,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相传,清朝有一少妇,得知在外做生意的丈夫出轨一怒而导致卧床不起。丈夫想起夫妻以前艰苦创业的日子而感到十分后悔,想方设法找到了当时的大名医傅青主。傅青主得知原委会就开了一张处方,并给这位丈夫一块石头,叮嘱其要将这块煎煮至烂后取汤作药引。
其夫信以为真,回到家后昼夜不停地煎煮石头,结果熬红了双眼、瞌睡了也不敢休息,深怕误了病情。少妇人见到丈夫如此关心体贴自己,内心感动,就下床和丈夫一起熬煮石头,结果连续煮了三天三夜,石头仍未煮烂。 夫妻俩就一起去问傅青主,傅青主哈哈大笑,反问这对夫妻:病既已愈,何需再煮? 清医堂主曰:此传说中的少妇病因并不复杂,是丈夫的不忠让她伤心愤怒,从而引发身体上的不适。大名医傅青主开的药方我们不得而知,可能就是中医常用的逍遥散、甘麦大枣汤、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之类的药方,但煮石作药引的方法并不常见。

从常规医学角度看,石头是无法被煮烂的,更不可能作为药引发挥治疗作用。但傅青主真正想要治疗的,并非少妇身体上的疾病,而是她内心的创伤。因为心病还需心药医,身体上的症状只是内心痛苦的外在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案例也并不少见。比如现代社会,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等身体症状。去医院检查,各项生理指标可能都正常,但身体就是不舒服。这其实和少妇的情况类似,都是心理因素导致了身体的异常反应。好在这位丈夫迷途知返,对傅青主的话信以为真,昼夜不停地煎煮石头,熬红了双眼也不休息,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妻子的关心和愧疚。在这个过程中,丈夫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悔意,而少妇也感受到了丈夫的这份心意。
这说明在家庭关系中,真诚的关心和行动远比言语更有力量。我们进一步分析,傅青主的这一方法其实是在创造一个契机,让夫妻双方能够重新建立情感联系。他巧妙地利用了丈夫的愧疚心理,引导丈夫通过行动来弥补过错,同时也让少妇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和关怀,从而打开心结。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很多夫妻在出现矛盾时,往往只是互相指责、争吵,却忽略了对方内心的需求。就像案例中的少妇,如果丈夫只是简单地道歉,而没有实际行动,少妇可能很难真正释怀。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对于类似的心理问题引发的身体不适,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药物治疗。正如傅青主的做法一样,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心理层面去解决。可以通过沟通、理解、陪伴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打开心结。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作者简介:陈四清(1967-),江苏省中医院院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嫡传弟子,孟河医派(马家)第五代正宗传人,江苏省中医养生学会中医科普养生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科普文化巡讲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中医情志养生学》第一主编。研究方向:肝炎、肝硬化、肝癌、肿瘤、腹泻、发热、皮肤瘙痒等疑难杂症。

责任编辑: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