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透视 >> 内容

老中医防甲流妙招:3样常见食材,补正气安稳过冬

2025-11-23 08:12:12

作者:王磊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随着气温骤降,甲流进入高发期,咳嗽、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还可能引发并发症。中医认为,甲流的侵袭源于“正气不足,邪气外侵”——冬季寒邪强盛,若人体正气亏虚,就容易被病毒乘虚而入。预防甲流的核心,不在于盲目“抗病毒”,而在于“扶正固本”。老中医私藏的防甲流妙招,关键是多吃“三样”食材,从内补足正气,筑牢身体的“防御墙”。
老中医防甲流妙招:3样常见食材,补正气安稳过冬
第一样:黄芪——补气固表的“正气卫士”

中医里,黄芪被誉为“补气之长”,性温味甘,归脾、肺经,核心功效是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正气不足的人常表现为乏力、易感冒、出汗多,而黄芪能补充人体的“气”,让肌表更坚固,就像给身体穿上一层“隐形防护衣”,阻止寒邪和病毒入侵。

现代研究也证实,黄芪中的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升机体抵抗力,对呼吸道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日常食用无需复杂:

黄芪泡水:取5~10克黄芪片,用沸水冲泡,焖泡1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适合上班族日常补水;

黄芪炖鸡:黄芪15克搭配半只土鸡、3~4颗红枣,慢炖1小时,每周1次,补气效果更持久,适合体质偏虚的人群;

注意:黄芪性温,阴虚火旺(口干舌燥、手心发热)者不宜过量,可搭配1~2片麦冬中和温性。
老中医防甲流妙招:3样常见食材,补正气安稳过冬
第二样:山药——健脾养胃的“正气根基”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强健,才能将食物转化为营养,滋养正气。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既能健脾养胃,又能润肺生津,尤其适合冬季脾胃虚弱、易积食的人群,是补正气的“基础食材”。

甲流病毒常先侵袭呼吸道,而山药的润肺功效能滋养肺阴,减少呼吸道干燥不适,降低病毒感染风险。简单吃法推荐:

山药小米粥:山药去皮切块,与小米、大米同煮,煮至粥体黏稠,每日早餐食用,易消化好吸收;

蒸山药:新鲜山药洗净蒸熟,直接蘸少量蜂蜜或盐食用,保留原汁原味,健脾效果最佳;

山药排骨汤:山药200克、排骨500克,加姜片慢炖1.5小时,补脾胃又补气血,适合全家共享。

第三样:百合——润肺养阴的“正气屏障”

冬季气候干燥,加上供暖、空调的影响,人体肺阴易亏,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甲流病毒更易附着侵袭。百合性微寒味甘,归肺、心经,核心功效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既能滋润肺燥,又能缓解病毒引发的咳嗽、咽痛,为呼吸道建立“湿润屏障”。

百合中的百合多糖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且性质温和,男女老少皆宜。实用吃法:

百合莲子粥:百合20克、莲子15克、大米50克,煮粥时加入,可加少量冰糖调味,润肺又安神;

百合雪梨汤:百合15克、雪梨1个、红枣3颗,加水煮20分钟,雪梨润肺、百合养阴,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食疗方”;

清炒百合:新鲜百合剥瓣,搭配西芹、胡萝卜清炒,清淡爽口,适合不爱喝粥的人群。

老中医额外提醒:防甲流,“补正气”+“避邪气”缺一不可

1. 避寒邪:冬季出门注意保暖,重点护住颈后、腰腹、足底三个“关键部位”,避免穿堂风直吹,减少受凉风险;

2. 少聚集:甲流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洗手,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3. 调作息:熬夜耗损正气,建议每晚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让身体充分修复,增强抵抗力;

4. 轻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3~4次,促进气血循环,提升正气,避免剧烈运动耗气。

注意事项

食疗仅为预防手段,若已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甲流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可依赖食疗延误治疗;

食材食用需结合体质:比如脾胃虚寒(易腹泻、怕冷)者,百合可搭配生姜片煮制,中和寒性;糖尿病患者食用山药、百合时,需减少主食摄入量。

冬季防甲流,关键在“扶正”而非“驱邪”。黄芪补气、山药健脾、百合润肺,这三样常见食材,从根源补足正气,再搭配避寒、作息、防护等细节,就能让身体拥有抵御甲流的“底气”。无需刻意进补,日常饮食中加入这三样,简单又有效,帮你安稳度过寒冬!

撰   稿    人:王     磊
编            辑:云    舒
责 任 编  辑:秋    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