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养老百事 >> 心灵驿站 >> 内容

“喂,死了没?”——老伴的硬核牵挂

2025-11-26 09:14:41

作者:柏舟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深秋的傍晚,王秀兰把手机屏幕按亮了又按灭,通讯录里“老陈”两个字刺得她眼睛发涩。这是她和老陈冷战的第七天,也是他们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
“喂,死了没?”——老伴的硬核牵挂
七天前,不过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她炖了他爱吃的萝卜排骨汤,提醒他少喝两杯酒,他却嫌她唠叨,摔了筷子说“人老了连清静都得不到”。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了。结婚四十年,磕磕绊绊不少,却从没红过这么久的脸。
“喂,死了没?”——老伴的硬核牵挂
这些天,家里静得可怕。她依旧每天买菜做饭,却只做自己的那份;他早出晚归,客厅的灯总是亮到深夜,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王秀兰夜里总醒,侧耳听着隔壁房间的动静,心里又气又慌。她想先开口,可四十岁女人的体面,让她拉不下脸。

直到傍晚收拾阳台,看到他去年冬天冻得通红的手,正给她晾洗好的羽绒服,那一刻的暖意突然涌上来。她咬咬牙,点开短信框,敲下五个字:“喂,死了没?”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眼泪先掉了下来——这硬邦邦的语气,藏着的全是没说出口的牵挂。
“喂,死了没?”——老伴的硬核牵挂
手机震动的那一刻,王秀兰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以为会是同样冷冰冰的回复,或是干脆不回,可点开屏幕,老陈的短信只有短短一行:“没呢,等着你给我煮碗热汤,不然舍不得走。”

后面还跟着一句:“衣柜第三层有你去年说想要的羊绒围巾,昨天路过商场给你买了。冷战这几天,饭没吃好,觉没睡好,就等着老婆子先理我呢。”

王秀兰握着手机,手指忍不住发抖。她想起年轻时,老陈也是这样,吵架后从不会真的怪她,总会变着法子哄她。他嘴笨,不会说情话,却记得她所有的喜好;他手脚笨,却会在她生病时,笨手笨脚地熬粥、擦身。

这所谓的“七天之痒”,不过是老夫妻间一次拉长的拌嘴。日子没有了年轻时的轰轰烈烈,却多了细水长流的依赖。她嫌弃他抽烟、喝酒、不爱干净,可夜里起夜,总习惯他留着的那盏夜灯;他抱怨她唠叨、挑剔、爱操心,可吃饭时,总会下意识地给她夹她爱吃的菜。

冷战的这七天,他每天早出晚归,其实是去工地打了零工,就为了凑钱给她买那条念叨了好久的羊绒围巾;他烟灰缸里的烟蒂,是因为夜里想开口道歉,却又不知如何说起。

王秀兰抹了把眼泪,起身走向厨房。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烧开,她放进面条,卧了两个荷包蛋,还加了他爱吃的青菜。这时,客厅的门开了,老陈站在门口,头发花白,眼神里带着局促和期盼。

“愣着干啥?进来吃面条。”王秀兰的声音带着哭腔,却依旧带着几分强势。

老陈咧嘴一笑,露出了豁了角的牙,快步走进来,自然地拿起筷子,把碗里的荷包蛋夹到她碗里:“你爱吃这个。”

窗外的夜色渐浓,厨房里的灯光暖融融的。一碗热面条,解开了七天的冷战,也让两颗渐渐老去的心,靠得更近。原来,最好的婚姻从不是永远不吵架,而是吵架后,你依旧是我最想奔赴的人;是千帆过尽,我依然记得你的喜好,愿意为你低头,为你煮一碗热汤。

人老了,所求不多,不过是身边有个人,吵不散、骂不走,寒时为你添衣,饿时为你做饭,余生漫长,彼此陪伴,便是最大的幸福。

特约撰稿人:柏   舟
编            辑:康   年
责 任 编  辑:秋    实

  • 上一篇:岁月沉淀,心安即是归处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