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透视 >> 内容

胆固醇正常,却还是心梗了?美国心脏协会:这个指标比坏胆固醇更危险

2025-11-19 08:18:48

作者:亚洲抗衰老医学研究院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的胆固醇明明在正常范围,怎么会突发心梗?”临床上,不少心梗患者都带着这样的困惑。一直以来,“坏胆固醇(LDL-C)超标”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预警,但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研究指出:脂蛋白(a)[Lp(a)] 才是更隐蔽、更危险的“心脏杀手”,即便胆固醇正常,它超标也会让心梗风险飙升。
胆固醇正常,却还是心梗了?美国心脏协会:这个指标比坏胆固醇更危险
被忽视的“隐形炸弹”:脂蛋白(a)是什么?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由肝脏合成,其核心危害在于“双重攻击”血管:

• 它会像“胶水”一样黏附在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且斑块更易破裂出血,直接诱发心梗、中风;

• 它还会抑制血管内血栓溶解,一旦斑块破裂,极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相当于给心脏埋下“定时炸弹”。

更关键的是,脂蛋白(a)的水平主要由遗传决定,不受饮食、运动、体重等生活方式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管住嘴、迈开腿”,胆固醇控制得很好,却依然逃不过心血管风险的核心原因。美国心脏协会数据显示,脂蛋白(a)水平超过300nmol/L(约120mg/dL),心梗风险会比正常人群高出2-3倍,中风风险增加1.5倍,且风险不受胆固醇水平影响。

比坏胆固醇更“难缠”,这3类人必须重点筛查

与坏胆固醇不同,脂蛋白(a)的升高具有“隐匿性”,无明显症状,且常规体检中常被忽略。美国心脏协会明确建议,以下3类人群必须主动筛查脂蛋白(a):

1.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以下、女性65岁以下确诊心梗/中风);

2. 胆固醇正常但反复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

3. 已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约10%-20%的成年人存在脂蛋白(a)超标,其中约3%的人属于“极高风险人群”(水平>500nmol/L),这类人群即便其他指标正常,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会显著升高。
胆固醇正常,却还是心梗了?美国心脏协会:这个指标比坏胆固醇更危险
指标超标怎么办?做好3点降低风险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脂蛋白(a)的特效药物,但通过科学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带来的心血管风险:

1. 严控“可控风险因素”:将坏胆固醇(LDL-C)控制在更低水平(高危人群建议<1.8mmol/L),同时管理好血压(<130/80mmHg)、血糖,戒烟限酒,避免斑块进一步恶化;

2. 坚持针对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行、游泳),可改善血管弹性,减少血栓形成风险,辅助降低心血管事件概率;

3. 定期监测+专业咨询:每1-2年检测一次脂蛋白(a),若超过300nmol/L,需咨询心血管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必要时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或PCSK9抑制剂,间接降低风险。

别再只盯着胆固醇!心脏健康需要“全面筛查”

很多人误以为“胆固醇正常=心脏安全”,却忽略了脂蛋白(a)这个“遗传型风险因子”。美国心脏协会强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不能依赖单一指标,需结合脂蛋白(a)、胆固醇、血压、血糖等多维度评估。

尤其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别等到出现症状才重视,主动添加脂蛋白(a)筛查,才能早发现隐藏风险。记住:心脏健康没有“单一安全线”,全面了解自身指标,才能精准守护血管健康,远离心梗威胁。

来           源:亚洲抗衰老医学研究院
编            辑:云   舒
责 任 编  辑:秋    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