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医院研究预警:候鸟人群心梗高发期就在抵达温暖地3天内
“从零下十几度的北方奔赴二十多度的海南,本想避寒养生,没想到心梗风险悄悄潜伏。”每年冬季,数百万“候鸟人群”跨越南北气候带的迁徙成为常态,但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及其海南分院付振虹团队的最新研究,为这一养老模式敲响了健康警钟:“候鸟人群”急性心梗平均发病时间仅为迁徙后3.15天,且病情更危重、预后更差,而这并非因年龄因素导致。

该研究对2012-2015年冬季在海南住院的1246位冠心病患者展开分析,其中255位确诊急性心梗的患者中,197人是来自北方的“候鸟人群”,仅58人为海南本地人。令人意外的是,与本地患者相比,“候鸟人群”平均年龄更轻,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及血脂水平等核心危险因素也无明显差异。但数据显示,候鸟人群中心梗患者70%以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这是最凶险的心梗类型,而本地患者该比例仅约50%。更值得警惕的是,即便候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为简单类型,支架植入数量更少,却更容易出现心功能受损、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率显著更高。
“不是海南的温暖环境本身有风险,而是短时间内的巨大温差和健康管理疏忽在‘推波助澜’。”研究者指出,发病前1-2天内24小时温差超过9.4℃,是候鸟人群心梗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从北方零下环境骤迁至热带气候,血管收缩舒张调节系统来不及适应,会诱发体内炎症水平升高,导致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破裂,最终形成血栓。研究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候鸟心梗患者的肌钙蛋白T(心肌损伤标志物)和高敏C反应蛋白(炎症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本地患者。

另一个关键诱因是健康警惕性下降。不少候鸟人群认为“温暖环境能护心”,擅自停用降压、降脂等药物,加上迁徙途中劳累、作息紊乱、运动量突然增加,进一步放大了风险。更危险的是,候鸟人群心梗发病后就诊延迟明显,从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平均超过6小时,而心梗救治“时间就是心肌”,每延误1小时都会增加心肌坏死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候鸟人群心梗症状常不典型。研究中部分患者并未出现典型胸痛,而是表现为肩背痛、下颌痛、牙痛,或恶心、胃痛、乏力多汗等症状,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胃病等常见问题,从而错失最佳救治时机。
针对这一现象,《老年迁徙相关血压变异性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专家提醒,候鸟人群迁徙前应完成全面健康筛查,重点评估心血管功能;迁徙时尽量选择“阶梯式适应”,避免两地温差超过30℃,可在中间地域短暂停留过渡;抵达后1周内为血压波动关键期,需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切勿擅自停药减药。同时要避免立即进行爬山、长时间泡温泉等剧烈活动,保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维持原有作息和饮食规律。
“候鸟式养老的核心是健康养老,不能让温差成为健康‘绊脚石’。”付振虹团队强调,只要做好科学防护、警惕不典型症状、及时就医,就能有效降低心梗风险。建议候鸟人群随身携带健康信息卡,记录既往病史、用药清单和紧急联系人,以便突发情况时快速获得救治。

该研究对2012-2015年冬季在海南住院的1246位冠心病患者展开分析,其中255位确诊急性心梗的患者中,197人是来自北方的“候鸟人群”,仅58人为海南本地人。令人意外的是,与本地患者相比,“候鸟人群”平均年龄更轻,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及血脂水平等核心危险因素也无明显差异。但数据显示,候鸟人群中心梗患者70%以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这是最凶险的心梗类型,而本地患者该比例仅约50%。更值得警惕的是,即便候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为简单类型,支架植入数量更少,却更容易出现心功能受损、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率显著更高。
“不是海南的温暖环境本身有风险,而是短时间内的巨大温差和健康管理疏忽在‘推波助澜’。”研究者指出,发病前1-2天内24小时温差超过9.4℃,是候鸟人群心梗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从北方零下环境骤迁至热带气候,血管收缩舒张调节系统来不及适应,会诱发体内炎症水平升高,导致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破裂,最终形成血栓。研究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候鸟心梗患者的肌钙蛋白T(心肌损伤标志物)和高敏C反应蛋白(炎症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本地患者。

另一个关键诱因是健康警惕性下降。不少候鸟人群认为“温暖环境能护心”,擅自停用降压、降脂等药物,加上迁徙途中劳累、作息紊乱、运动量突然增加,进一步放大了风险。更危险的是,候鸟人群心梗发病后就诊延迟明显,从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平均超过6小时,而心梗救治“时间就是心肌”,每延误1小时都会增加心肌坏死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候鸟人群心梗症状常不典型。研究中部分患者并未出现典型胸痛,而是表现为肩背痛、下颌痛、牙痛,或恶心、胃痛、乏力多汗等症状,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胃病等常见问题,从而错失最佳救治时机。
针对这一现象,《老年迁徙相关血压变异性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专家提醒,候鸟人群迁徙前应完成全面健康筛查,重点评估心血管功能;迁徙时尽量选择“阶梯式适应”,避免两地温差超过30℃,可在中间地域短暂停留过渡;抵达后1周内为血压波动关键期,需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切勿擅自停药减药。同时要避免立即进行爬山、长时间泡温泉等剧烈活动,保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维持原有作息和饮食规律。
“候鸟式养老的核心是健康养老,不能让温差成为健康‘绊脚石’。”付振虹团队强调,只要做好科学防护、警惕不典型症状、及时就医,就能有效降低心梗风险。建议候鸟人群随身携带健康信息卡,记录既往病史、用药清单和紧急联系人,以便突发情况时快速获得救治。
编辑:云舒
责编: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