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老年健康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透视 >> 内容

世界糖尿病日:科学调护,远离“消渴”困扰——老年糖友的精准健康指南

2025-11-20 06:15:44

作者:记者 健声

来源:老年健康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2025年的主题聚焦“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通过科学照护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拥有高质量生活。对老年群体而言,糖尿病作为高发慢性疾病,不仅被中医归为“消渴”范畴,更因症状不典型、并发症风险高、常合并多种慢病等特点,成为晚年健康的重要挑战。专家强调,只要坚持精准调护、中西医结合,老年糖友完全可以远离“消渴”困扰,乐享幸福晚年。 
世界糖尿病日:科学调护,远离“消渴”困扰——老年糖友的精准健康指南
老年糖尿病:隐蔽的健康“拦路虎”

我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是总人群的三倍多,且多数为2型糖尿病,但也存在易被忽视的特殊类型。89岁的张奶奶就因肺炎住院时才发现血糖严重超标,最初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经进一步检测确诊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即“1.5型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常常‘三不典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晓蕙指出,很多老人没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的典型症状,反而以乏力、感染或认知下降就诊;部分患者体型偏瘦,与常见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特征不符;病情进展隐匿,胰岛功能衰退速度个体差异大,易被误判。更需警惕的是,老年人脏器功能下降,易引发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心脑血管和下肢血管病变风险也显著增高。 
世界糖尿病日:科学调护,远离“消渴”困扰——老年糖友的精准健康指南
科学调护:中西医结合的精准方案

饮食调护:辨证施膳,告别误区

饮食是控糖基础,却也是老年糖友最易踩坑的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周嘉强接诊过74岁的姜爷爷,他为控糖严格限制主食,却靠“无糖饼干”充饥,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双双超标。“‘无糖’不代表无碳水,过度节食或拒吃主食会引发营养不良、低血糖,反而加重病情。”周嘉强强调,老年糖友应遵循“低GI、高纤维”原则,主食占每日总热量的50%-65%,用燕麦、糙米等粗粮替代精米白面,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 

中医则强调“辨证施膳”,肺热津伤者可适量食用麦冬、天花粉煮水;脾虚湿困者适合薏米赤小豆粥;肾虚者可搭配山药、枸杞炖汤。无论哪种体质,都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每餐不少于20分钟。 

运动干预:量力而行,形神共养

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老年糖友需避开空腹运动、强度过大两大误区。“老年人宜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每次30分钟左右,餐后1小时开始最佳。”郭晓蕙提醒,运动以微微出汗、休息后能恢复为宜,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津,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及时补水。 

对虚弱或合并并发症的老人,中医养生运动更具优势。通过调节呼吸、疏通经络,既能辅助控糖,又能改善体质,减少关节损伤风险。运动中若出现心慌、手抖、头晕等低血糖症状,需立即停止并补充糖分。

用药监测:遵医嘱,强管理

“自行增减药量、随意停药是用药大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管燕强调,糖尿病无法根治,血糖暂时达标后停药会导致血糖反弹,加重脏器损伤;过量用药则可能引发低血糖,危及生命。对合并多种慢病的老人,医生会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小、服用方便的药物,如DPP-4抑制剂类,尽量简化用药方案。 

血糖监测同样关键。老年糖友不仅要测空腹血糖,更不能忽视餐后2小时血糖,病情稳定者每周监测2-3次,波动大者需增加频率,并做好记录以便复诊时调整方案。此外,每年需复查眼底、肾功能、胰岛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发症。 

中医辅助:针灸推拿,情志调节

中医在消渴病调理上有独特优势。针灸可刺激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调节胰岛功能和代谢;穴位贴敷、推拿按摩能疏通经络,缓解疲劳不适。对情绪焦虑的老人,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加重燥热”,建议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疏肝解郁,保持乐观心态,家属的理解鼓励至关重要。 

人文关怀:让控糖更有温度

“老年糖尿病管理不仅是控制血糖,更要保障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周嘉强表示,医院推出的“邵医智慧药师”平台,可通过微信推送用药提醒、用药打卡等服务,配合长处方政策和线上复诊配药,减少老人奔波之苦。糖尿病高级实践护士袁红娣提醒家属,要帮助老人避开迷信保健品、漏服错服药物等问题,可使用药盒分装、手机提醒等方式提高用药依从性。 

专家一致认为,老年糖尿病的调护需“精准化+人性化”,结合西医的规范监测与中医的整体调理,避开认知误区,坚持科学管理。正如202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倡导,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怀与科学支持,每一位老年糖友都能远离“消渴”困扰,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编辑:康年 

责编:秋实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返回顶部